体育报道范文10篇
体育报道范文篇1
深度报道在我国报界兴起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媒体竞争的结果,二是受众需求的选择,三是报社记者社会责任感使然。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为未来走向前瞻预测,是它得以发展并受欢迎的政治基础、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电视体育是电视与体育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产业门类,电视对体育的介入延伸了体育产业的价值链,使体育产业的生态群落更加多元化。在我国电视体育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形成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价值链,并迅速发展成为体育产业的一个成熟分支。
最早进行奥运会电视报道的是1936年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这是奥林匹克与电视联姻的开端。而奥运会电视报道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则是在60年代。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欧洲人可以通过通讯卫星观看比赛。旧金山的“晨鸟”卫星直播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比赛的盛况。到了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就可以通过卫星对多数比赛电视直播,并出现彩色画面。从此,电视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以特有的优势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前方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建设起了较为完备的前方播出系统,为前方的信号制作与传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前方的节目制作中,我们始终遵循奥运报道的规律,运用各种电视手段,给观众们展现的是体育和奥运的盛会。我们用第一时间原生态的采访,运用各种最新技术手段,用各种便于传递信息的包装手法,让前方体育场上所有的精彩时刻展现在电视屏幕上。
在雅典,央视第一次采用了远程网络编辑制作系统。前方记者使用专业光盘摄录一体机采集记录比赛的场景,在第一时间进行节目素材的高速传输与编辑,并与中央电视台已有的新闻共享系统互通互联,在实际应用中使“全程非线性”的崭新理念得以实现。这项新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体育转播和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丰富了节目内容,保证了播出的可靠性,为央视的节目制播流程的最优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奥运报道不是娱乐,也不是专题,而是新闻。奥运会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它首先是体育比赛,表现出很强的新闻性,观众期待结果,也关注过程。首先明确的是,在本届奥运会的赛场上,国内观众最想看的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所以在中国代表团的强项——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射击、举重、游泳的现场架设了直播摄像机,以此来保证中国观众可以在比赛的第一时间了解重要比赛的情况。其次,做好第一时间的采访非常重要。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出镜记者和解说员必须更加专业化,必须考虑到观众想知道什么,怎么与运动员进行沟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记者对于相应的项目应该比较了解,对这个项目的运动员也要非常熟悉。运动员下场时,记者怎样提问最好,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方面,毕竟很多运动员不像演艺明星一样擅长表达自己;另一方面,记者在提问的技巧上应该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使运动员说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
关于虚拟演播室。央视从1998年法国世界杯时开始使用虚拟演播室,但直播时的使用是从九运会时开始的。虚拟演播室的技术将主持人与背景画面叠和在一起,现场感更强,表现开幕式更加丰富多彩。虚拟演播室带来了电视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又具有真实景没有的效果,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比赛来调换背景。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浪费。悉尼奥运会时,奥组委在提供广播电视信号时还提供了5个真实的风景镜头,而这届奥运会提供了800多个。虚拟演播室技术给电视视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给节目制作也带来了电脑和技术方面的难度。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我们在深度报道上还应下更大的功夫,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好奥运体育报道的重要战役,为全世界当好体育新闻报道的东道主。
参考文献
[1]《体坛周报》,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作者:张茂毅,杨富春
[2]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7
[3]鲁威人,《体育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12
[5]严三九,《应用电视新闻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4
体育报道范文篇2
[论文摘要]我国从一个奥运会的参与者逐步转变成为世界体坛霸主的有力争夺者,现代体育和电视媒体同样密不可分,同我们强大的体育竞技相比,我们体育电视的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升才能使得二者相得益彰。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的一种报道形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生教程谈到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时称:第一层是事实性的直接报道;第二层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是在事实和调查基础上做出的解释和分析报道,也称深度报道。
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深加工,其对象选择一定是具有“剩余价值”新闻事件,或者说此事件影响较大,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和读者关注度。否则,深度报道就会缺少深入挖掘的空间,失去其报道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还需要提炼鲜明的主题,只有这样,其立意才能深刻,才能对读者有所借鉴和启示,达到深度报道独有的传播功效。体育深度报道写法并没有固定模式,如调查性深度报道可以根据事件进程来安排行文结构;述评性的深度报道需要用叙述来补充、以评论作为补充,事实才清晰、完整,记者的思想观点才会得到完整、明确地体现。对于通讯类的深度报道,写作手法就更为多种多样。但是,一个共同的要求是:体育深度报道必须要“多侧面、多角度、超时空、深层次”地组织行文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生动反映和剖析重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达到结构清晰之要求,体育新闻深度报道要求记者具有统摄思维和发散思维。只有具备统摄性思维,才能在广泛的材料中发现规律,发现典型;才能在思路收束的过程中,让漫无边际的思维材料凝聚,进而通过筛选,从中悟出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同时,记者还需具备发散思维,即沿着各种不同的方面思考,对一个问题从多种角度探讨,最大限度地调动已有材料,把原先没有想到的有关联的信息联系起来,体现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动态过程。
深度报道在我国报界兴起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媒体竞争的结果,二是受众需求的选择,三是报社记者社会责任感使然。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为未来走向前瞻预测,是它得以发展并受欢迎的政治基础、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电视体育是电视与体育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产业门类,电视对体育的介入延伸了体育产业的价值链,使体育产业的生态群落更加多元化。在我国电视体育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形成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价值链,并迅速发展成为体育产业的一个成熟分支。
最早进行奥运会电视报道的是1936年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这是奥林匹克与电视联姻的开端。而奥运会电视报道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则是在60年代。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欧洲人可以通过通讯卫星观看比赛。旧金山的“晨鸟”卫星直播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比赛的盛况。到了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就可以通过卫星对多数比赛电视直播,并出现彩色画面。从此,电视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以特有的优势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前方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建设起了较为完备的前方播出系统,为前方的信号制作与传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前方的节目制作中,我们始终遵循奥运报道的规律,运用各种电视手段,给观众们展现的是体育和奥运的盛会。我们用第一时间原生态的采访,运用各种最新技术手段,用各种便于传递信息的包装手法,让前方体育场上所有的精彩时刻展现在电视屏幕上。
在雅典,央视第一次采用了远程网络编辑制作系统。前方记者使用专业光盘摄录一体机采集记录比赛的场景,在第一时间进行节目素材的高速传输与编辑,并与中央电视台已有的新闻共享系统互通互联,在实际应用中使“全程非线性”的崭新理念得以实现。这项新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体育转播和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丰富了节目内容,保证了播出的可靠性,为央视的节目制播流程的最优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奥运报道不是娱乐,也不是专题,而是新闻。奥运会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它首先是体育比赛,表现出很强的新闻性,观众期待结果,也关注过程。首先明确的是,在本届奥运会的赛场上,国内观众最想看的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所以在中国代表团的强项——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射击、举重、游泳的现场架设了直播摄像机,以此来保证中国观众可以在比赛的第一时间了解重要比赛的情况。其次,做好第一时间的采访非常重要。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出镜记者和解说员必须更加专业化,必须考虑到观众想知道什么,怎么与运动员进行沟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记者对于相应的项目应该比较了解,对这个项目的运动员也要非常熟悉。运动员下场时,记者怎样提问最好,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方面,毕竟很多运动员不像演艺明星一样擅长表达自己;另一方面,记者在提问的技巧上应该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使运动员说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
关于虚拟演播室。央视从1998年法国世界杯时开始使用虚拟演播室,但直播时的使用是从九运会时开始的。虚拟演播室的技术将主持人与背景画面叠和在一起,现场感更强,表现开幕式更加丰富多彩。虚拟演播室带来了电视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又具有真实景没有的效果,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比赛来调换背景。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浪费。悉尼奥运会时,奥组委在提供广播电视信号时还提供了5个真实的风景镜头,而这届奥运会提供了800多个。虚拟演播室技术给电视视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给节目制作也带来了电脑和技术方面的难度。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我们在深度报道上还应下更大的功夫,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好奥运体育报道的重要战役,为全世界当好体育新闻报道的东道主。
参考文献
[1]《体坛周报》,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作者:张茂毅,杨富春
[2]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7
[3]鲁威人,《体育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体育报道范文篇3
[论文摘要]我国从一个奥运会的参与者逐步转变成为世界体坛霸主的有力争夺者,现代体育和电视媒体同样密不可分,同我们强大的体育竞技相比,我们体育电视的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升才能使得二者相得益彰。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的一种报道形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生教程谈到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时称:第一层是事实性的直接报道;第二层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是在事实和调查基础上做出的解释和分析报道,也称深度报道。
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深加工,其对象选择一定是具有“剩余价值”新闻事件,或者说此事件影响较大,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和读者关注度。否则,深度报道就会缺少深入挖掘的空间,失去其报道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还需要提炼鲜明的主题,只有这样,其立意才能深刻,才能对读者有所借鉴和启示,达到深度报道独有的传播功效。体育深度报道写法并没有固定模式,如调查性深度报道可以根据事件进程来安排行文结构;述评性的深度报道需要用叙述来补充、以评论作为补充,事实才清晰、完整,记者的思想观点才会得到完整、明确地体现。对于通讯类的深度报道,写作手法就更为多种多样。但是,一个共同的要求是:体育深度报道必须要“多侧面、多角度、超时空、深层次”地组织行文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生动反映和剖析重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达到结构清晰之要求,体育新闻深度报道要求记者具有统摄思维和发散思维。只有具备统摄性思维,才能在广泛的材料中发现规律,发现典型;才能在思路收束的过程中,让漫无边际的思维材料凝聚,进而通过筛选,从中悟出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同时,记者还需具备发散思维,即沿着各种不同的方面思考,对一个问题从多种角度探讨,最大限度地调动已有材料,把原先没有想到的有关联的信息联系起来,体现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动态过程。
深度报道在我国报界兴起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媒体竞争的结果,二是受众需求的选择,三是报社记者社会责任感使然。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为未来走向前瞻预测,是它得以发展并受欢迎的政治基础、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电视体育是电视与体育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产业门类,电视对体育的介入延伸了体育产业的价值链,使体育产业的生态群落更加多元化。在我国电视体育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形成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价值链,并迅速发展成为体育产业的一个成熟分支。
最早进行奥运会电视报道的是1936年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这是奥林匹克与电视联姻的开端。而奥运会电视报道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则是在60年代。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欧洲人可以通过通讯卫星观看比赛。旧金山的“晨鸟”卫星直播了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比赛的盛况。到了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就可以通过卫星对多数比赛电视直播,并出现彩色画面。从此,电视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以特有的优势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前方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建设起了较为完备的前方播出系统,为前方的信号制作与传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前方的节目制作中,我们始终遵循奥运报道的规律,运用各种电视手段,给观众们展现的是体育和奥运的盛会。我们用第一时间原生态的采访,运用各种最新技术手段,用各种便于传递信息的包装手法,让前方体育场上所有的精彩时刻展现在电视屏幕上。
在雅典,央视第一次采用了远程网络编辑制作系统。前方记者使用专业光盘摄录一体机采集记录比赛的场景,在第一时间进行节目素材的高速传输与编辑,并与中央电视台已有的新闻共享系统互通互联,在实际应用中使“全程非线性”的崭新理念得以实现。这项新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体育转播和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丰富了节目内容,保证了播出的可靠性,为央视的节目制播流程的最优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奥运报道不是娱乐,也不是专题,而是新闻。奥运会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它首先是体育比赛,表现出很强的新闻性,观众期待结果,也关注过程。首先明确的是,在本届奥运会的赛场上,国内观众最想看的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所以在中国代表团的强项——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射击、举重、游泳的现场架设了直播摄像机,以此来保证中国观众可以在比赛的第一时间了解重要比赛的情况。其次,做好第一时间的采访非常重要。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出镜记者和解说员必须更加专业化,必须考虑到观众想知道什么,怎么与运动员进行沟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记者对于相应的项目应该比较了解,对这个项目的运动员也要非常熟悉。运动员下场时,记者怎样提问最好,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方面,毕竟很多运动员不像演艺明星一样擅长表达自己;另一方面,记者在提问的技巧上应该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使运动员说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
关于虚拟演播室。央视从1998年法国世界杯时开始使用虚拟演播室,但直播时的使用是从九运会时开始的。虚拟演播室的技术将主持人与背景画面叠和在一起,现场感更强,表现开幕式更加丰富多彩。虚拟演播室带来了电视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又具有真实景没有的效果,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比赛来调换背景。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浪费。悉尼奥运会时,奥组委在提供广播电视信号时还提供了5个真实的风景镜头,而这届奥运会提供了800多个。虚拟演播室技术给电视视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给节目制作也带来了电脑和技术方面的难度。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我们在深度报道上还应下更大的功夫,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好奥运体育报道的重要战役,为全世界当好体育新闻报道的东道主。
参考文献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1]《体坛周报》,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作者:张茂毅,杨富春
[2]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7
[3]鲁威人,《体育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体育报道范文篇4
1.政策环境
纵观我国体育报纸50多年的发展,政策环境的变化改变着体育报纸的功能的演化,促使我国体育报纸的功能由宣传优先逐步回归到信息传播的本质轨道上来。20世纪我国两次报业改革尤其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削减了体育报纸发展道路上的政策障碍,体育报纸独立发展的渠道更为顺畅。体育报纸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成为全国报刊市场化改革的领头羊。但是,目前我国体育报纸的出版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受到现有国家报业管理体制的制约。一方面,国家对报纸准入制度以刊号、异地办报等限制了市场门槛,另一方面,也给报业的扩张带来了障碍,增加了扩张成本和风险。
2.体育环境
我国的体育报纸和我国体育发展环境是紧密联系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唇亡齿寒。体育环境是影响体育报纸生存和发展的直接因子,也是左右体育报纸报道的信息源之一。我国体育环境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沉默”的体育环境以及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体育环境。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体育环境阶段的演变,得益于打开国门后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取得的累累硕果,得益于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蒸蒸日上,得益于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因素激发了人们的“体育热”,也带动了体育报纸的发展。我国职业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体育环境发生根本转变的“分水岭”。进入20世纪90年代,足球的火爆,尤其是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与欧洲足球赛事培育了《体坛周报》《足球》《球报》等以足球为主要报道对象的体育报纸,吸引了一批新生体育报纸纷纷涉足体育新闻领域。体育报纸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2002年足球世界杯,中国足球进入了“黑洞”,不仅世界大赛成绩徘徊不前,“假球、黑哨、”进一步摧毁了中国足球的形象。中国足球的不景气也深深影响着体育报纸的生存。不少以足球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体育报纸要么被迫停刊,要么让位于篮球或其他体育项目。
3.受众环境
发行量是衡量受众多寡的重要指标,也是体育报纸在难以吸纳广告主要依靠发行的单一盈利模式下孜孜以求的目标。但近年来,我国体育报纸遭遇了“寒冬”,其吸引广告能力以及发行量都呈下降趋势,我国现存的体育报纸中,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已算是难能可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中国体育报》为代表的带有机关报性质的近32种体育报纸发行量急剧下降,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于受众流失严重。受众是信息的目的地,也是传播过程的反馈源,缺失了受众这一关键环节,体育报纸的传播也就不能得以完成。但体育报纸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最终导致了体育报纸受众的流失。
4.竞争环境
体育信息作为吸引受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就日益受到各种形态媒介的宠爱。无论是户外媒体还是印刷媒体,无论是广电媒体还是新媒体,无不闪耀着体育信息的靓影。体育报纸作为众多体育信息传播途径之一,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双重夹击。种间竞争。种间竞争主要形成于综合性日报的体育版,体育杂志,广播、电视的体育频道及栏目以及互联网中的体育网站与体育报纸的竞争。种间竞争对我国体育报纸的生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尤其是如今蓬勃发展的体育网站,以其时效性好、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等先天优势分流了体育报纸的不菲受众,使得体育报纸的市场发展空间日趋狭小,生存艰难。体育报纸不再是读者获得体育信息的主渠道,其受众市场不断缩小,广告的流失是必然的,而发行量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生存的关键,由于体育报纸市场萎缩,最终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衰落。种内竞争。种内竞争主要表现在体育报纸彼此间的竞争。我国体育报纸与欧美等国相比,其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远远超过他们。僧多粥少的现状直接导致了种内竞争的激烈程度。在面对同一采访获得或对象时,多家体育报纸往往内容同质化严重,报纸可替代性高,这就造成了多家体育报纸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违背新闻规律和新闻道德的恶性竞争屡见不鲜,如挤压同行、买断采访对象、炮制虚假新闻。
5.资源环境
管理人才缺乏,办报体制僵化是体育报纸内部环境具体体现之一。早期体育报纸只需要将有关体育比赛的信息通过文字表达告知受众,最多配以图片就可以满足受众对体育信息的需求。随着受众需求的多元化越来越显现,体育报纸仅仅提供比赛过程、结果等报道信息已不能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要。加之体育报纸与电视、体育网站相比的先天局限性,近年来受众的不断流失,这些不利因素对体育报纸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体育报社内部,体育报纸的管理人才缺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变化,深陷旧体制的深渊不能自拔,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老牌的体育报纸还是新生体育报纸,不少报社缺乏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执行团队打造自身品牌,开拓受众市场,致使多次错失发展壮大的机遇。此外,体育报纸行业内“文人办报”现象比较普遍,这种体制使一些体育外行当上了体育记者甚至走上领导岗位,一些已有一定名气的体育专业记者只能拿着比正式员工低很多的工资。过去体育报纸对从业人员文字的要求要高于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现在,体育报纸从业人员在年龄结构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更加年轻,热爱体育,对新鲜事物敏感,对体育报道事业充满激情。而且体育报纸的记者编辑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在语言、思维和对新技术的运用上具有优势。体育报纸管理者的年龄也趋向年轻化,这些变化使得体育报纸在内容选择、版面设计等方面更加接近受众的需求。工资待遇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指标。体育记者在不同报社间的合理流动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近年来,我国体育报纸记者流动性加大,主要在于新单位丰厚工资待遇的诱惑。原《足球》报记者李响以200万的天价从《足球》报跳槽到《体坛周报》,引起了中国新闻界的格外关注。此外,据统计,《南方体育》生存的仅仅5年间,就有50余名骨干流向其他体育报社。稳定的体育记者队伍,体现了一份体育报纸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对体育报纸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而不稳定的体育记者队伍和非正常的人员流动,不利于体育报纸的和谐发展。
二、我国体育报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体育报纸要想在当今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生存,必须找准合适的“生态位”。所谓生态位,奥杜姆(E.P.Odum,1959)的定义是:“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则决定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用生态学中生态位视角分析我国体育报纸的生态环境并据此提出我国体育报纸的发展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
(一)找准受众生态位
要找准受众生态位,首先必须对体育报纸受众有一个明确的整体认识。刘道彩、金峰光、陈倩在对我国体育报纸受众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后得出结论:我国体育报纸受众具有以下特征,男性和年轻人是主流;大专以上学历占多数;青年学子是读报主力;中低收入者居多。其次,依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功能及内容定位,找到自己独有的目标受众,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停刊的体育报纸中有一些正是由于这步没走好,而失去了受众市场。《21世纪体育报》走的是《体坛周报》和《南方体育》的路线,既想抓住高品质新闻,又不想放弃娱乐化特征,两者兼顾使它的受众群体模糊没有形成明显的特色,不得不停刊。而《篮球报》《篮球先锋》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正是由于他们抓住了足球环境的萎缩和篮球项目的崛起所孕育的众多篮球报道受众的缘故。
(二)找准内容生态位
找准了受众生态位,下一步就要努力为目标受众提供适合他们的内容。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竞技比赛为大众所接受、喜爱甚至痴迷,受众对体育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体育报纸受众分众化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倡导以受众为本,就要求体育报纸传播者依据目标受众的年龄、受教育程度、阅读习惯、阅读动机、偏好等诸多信息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倡导以受众为本,就要求体育报纸在面对受众多样化的需求时,最大限度地呈现内容的多样化,做好内容“把关人”的角色。近几年出现的报中刊,如《体坛周报》推出的“射门”专刊;《足球》推出的“意甲”“德甲”“西甲”等专刊;《中国体育报》出版的篮球周刊、足球周刊等都是巡营受众需求,找准内容生态位的具体表现。此外,以体彩信息为报道内容的《中国体彩报》的创刊也是建立在受众对体彩信息需求的基础之上的。针对体育网站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体育报纸在新闻报道的重点、新闻题材、新闻体裁、写作风格等内容定位方面必须具有明显的分界,让其形成互补,而不是互相取代。
(三)找准营养生态位
广告经营先天不足是绝大部分体育报纸共同的致命伤。“强发行,弱广告”盈利模式带来的市场风险时刻伴随着体育报纸的生存,体育报纸的发展举步维艰、桎梏重重。体育报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转变当前的单一的盈利模式尤为迫切和重要。多元化经营应成为体育报纸今后新的发展之路,分担广告经营不足带来的市场风险。体育报纸坐拥丰富的体育报道资源,增加信息附加值是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体育报纸可以通过自办杂志、制作体育电台、电视节目,最大化地利用体育报道资源。体育报纸还可以通过与体育网站、手机运营商合作,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体育报纸还可以通过组织体育明星与读者见面会,策划体育赛事等活动,扩大体育报纸自身品牌和获得不菲的营销利润。
三、结语
体育报道范文篇5
美国报刊的体育新闻是与美国的体育运动同步发展的。在最初的150年里,美国人对体育运动并不重视,业余活动的休闲性更重于竞争性。到了18世纪末,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急剧升温,体育运动成为美国社会的一种新兴力量,由此带动了体育新闻的发展。
1829年,美国第一份运动杂志《美国赛马与运动杂志》问世。19世纪30年代《时代精神》等运动刊物的问世,预示着美国的体育新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830-1865年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体育新闻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的便士报上,体育报道,尤其是关于赛马、冰球、职业拳击的内容被广泛采用以吸引读者。不过在那个时候,体育报道大多是由报社其他部门的记者撰写的。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报刊的体育新闻报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范围也不断拓宽。19世纪70年代,体育报道开始了有别于其他新闻品种的第一步。《纽约世界报》率先成立了专门的体育部。很多大城市里的主要报纸聘用了受过专门训练的体育编辑,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体育撰稿人,风行一时的黄色报刊对体育新闻尤其重视,其俚语话和幽默诙谐的风格也逐渐成为大多数体育报道的风格。1895年,《纽约日报》为了扩大发行量,开辟了第一个体育版。自那以后,在很多报纸上,体育报道渐渐有了单独的版面、独特的版式和写作风格。
1920-1930年被认为是美国体育新闻的黄金年代。1890年时,体育报道在一张报纸中的比重,平均只有4%,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个比重升高到了16%。体育运动成为整个商业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体育新闻报道的市场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体育报道的重点开始从大学运动转移到职业运动,体育新闻的报道范围也从传统的棒球、拳击、赛马等项目扩展到职业橄榄球、职业篮球等项目。1945年,美联社专门为体育新闻报道设立了一条专线电缆。两年之后,地区性专线电缆投入使用,这进一步使体育新闻的报道范围从大城市扩大到其他地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电视的介入,印刷媒体的体育新闻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兴趣不再只集中在赛场,记者们开始注意到会议室、训练馆等地方。“结果,电视的出现不但没有取代报刊的体育报道,反而促进了其报道的力度。”
二、美国报刊体育报道的现状与特点
美国的报刊无论大小,都对体育新闻报道极为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体育新闻报道在整个报纸新闻报道中所占据的较大比重,也体现在每个报社体育部记者和编辑人力资源的配置上。
美国的报纸通常都有好几叠,几乎不论什么报纸,不论哪一天,体育新闻都有专门的一叠。美国报刊重视体育新闻,不仅体育新闻的量比较大,而且体育新闻的地位也比较高。在《今日美国》这样著名的大报上,重大的体育新闻常常被放在第一版的显著位置。
曾有人作过一个统计,“随机抽取的12周60份《今日美国》报中,头版关于全美重大体育赛事的报道有41次,其中有21次是在头版正中以2到3个宽栏的篇幅加以报道,且都配发了大幅彩色照片,十分抢眼。其余20次在报头左边或右边以小幅图片的方式加以简介,具体内容在体育专栏中加以详细报道”。即使是《华尔街日报》这样纯粹的金融类报纸,现在也在其周末版中辟出了半个版的体育新闻。
著名的《华盛顿邮报》有大约800名记者和编辑,其中体育部的记者编辑有七八十人。《巴尔的摩太阳报》大约有150名记者,其中体育记者有20多人。在笔者走访过的一家社区报纸中,总共15名记者中,有5人是体育记者。这样的人员比例,远高于我国一般综合性日报体育部人员的比例。
美国报纸的体育报道有其鲜明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报道主要集中在棒球、职业篮球、冰球、拳击、橄榄球等少数几个美国大众普遍喜爱的运动项目上,而大多数其他的运动项目(被称为minorsports)在报纸的体育新闻版面上很少涉及。可以说,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体育新闻报道相比,美国报刊的体育新闻报道涉及的项目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尤其显得独特的是,在世界各地都广受欢迎的足球运动,在美国的体育新闻报道中很少提及。而且,即使是那些受美国人欢迎的运动项目,其报道也主要集中在本国的比赛上。事实上,财力远比中国报纸雄厚的美国报刊,几乎很少派记者赴海外采访各种项目的世界锦标赛。
另一方面,在这些相对数量较少的运动项目上,美国报刊体育新闻报道的范围又显得较为宽广。除了日常的重大赛事以外,俱乐部的经营、球员的转会以及球员吸毒、斗殴等花边新闻都很常见,涉及到著名运动员的案件更是成为美国报刊竞相炒作的焦点。美国报刊体育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在美国报刊的体育部里,都设有专门采访学校体育的记者。美国报刊认为,学校体育贴近读者,会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因此他们不仅花较大的力量报道中学、大学的篮球联赛、棒球联赛等,甚至辟出专版刊登学校体育的成绩和纪录。这在其他国家的报刊体育新闻报道中是难以想象的。
三、中美报刊体育报道的比较
中美两国的体育新闻报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赛事报道在两国都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点,尤其是重大赛事。新闻媒体将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大型体育活动作为提高自己声誉的重要手段。奥运会等重大体育活动对于新闻媒体越来越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是毫无疑问,中美两国报刊体育新闻报道的差异要远多于共同点。
首先,从整体格局来看,中国的体育新闻报道呈现出综合性日报弱、专业体育报纸强的特点,而在美国,恰恰相反。总的来说,美国的报刊市场是一个地方性报刊市场,真正的全国综合性日报只有《今日美国》一家。美国的新闻媒体非常注重地域的接近性,认为这是仅次于趣味性的新闻要素,因此几乎所有的报纸都专注于本地的新闻报道。现代报纸学指出,报纸具有明显的地域化特征,读者也有明显的地域亲近性。美国报业经济学专家ROBERT·G·PICARD在《媒体经济: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谈到:“报纸生来就是地方性产品,它通过传送与特定的地理区域有关的新闻和广告而与之打成一片。”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唐诺·葛瑞姆称:“我们的经济学原理是设定地方性报纸。我们知道我们也许能在全美国销售很大数字的报纸,或者全世界,但我们完全没有兴趣。”美国报刊整体的地方性倾向,决定了全国性体育报刊的困境。雄心勃勃的《国家体育报》在创刊18个月之后就被迫关门,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中国,据统计,从1985年到1999年,我国的专业体育报纸从12种发展到40余种。2001年上半年《体坛周报》的发行量已达280万份;《球迷》、《球报》、《足球》都成为2000年报业发行排行榜的领先者。相反,综合性日报的体育新闻报道依然处于弱势。“多数日报办体育新闻历史不长,还不能说已经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采编队伍。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日报普遍不大重视体育新闻,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综合性日报仍不是全部设有固定版面每天报道体育新闻,有些日报的体育栏目还处于每周一期的副刊性质。”
中国综合性日报在体育新闻报道上的薄弱,使专业体育报刊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同时,相比较而言,中国人似乎比美国人更关心自己的城市以外的事情,这使中国全国性体育报刊市场的形成成为可能。“《体坛周报》和《足球报》的发行量都是相当惊人的。它们能有这么大的发行量是因为它们面对的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市场。在广大的体育迷中,虽然有强烈的主队意识,但由于体育比赛是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这就使他们即使更关心自己主队的情况,也会关心整个比赛的赛况和其他队伍的情况。这对体育传媒来说,使他们有可能突破地域的局限,直接面对全国性的大市场,从而获得惊人的发行量。”
其次,两国的体育新闻报道呈现不同的风格。总的来说,中国报刊的体育新闻报道往往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而美国的体育新闻报道更注重客观性的要求。中国的体育记者存在一种通病,即评论时多意气用事,情绪化的词句较多。也正因如此,一些记者养成了写新闻稿件的套路,赢了就喜,输了就批,绝对的将比赛的胜负作为写报道的标尺。
“以情感人”是提高新闻质量和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新闻传播所需要的。新闻报道不可能完全回避感情色彩。体育运动伴随高度的情感体验,体育新闻自然而然也就充满着高情感的色彩,尤其是在受众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的时候,随着比赛的胜负,受众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更加鲜明和强烈。但是,记者过分地放任自己的情感流露,可能带来不良的后果。如果对事实认知错误,情感投入发生偏差,就会放大情绪的负面效应,引起人们感情的失控。中国的体育新闻报道的一大问题,就是记者往往不自觉地成为一个球队的球迷,以自己球队的胜负为喜怒,并在自己的报道中宣泄这种“球迷情绪”。这样的报道心态,是记者不恰当宣泄感情的体现。
相比较而言,美国报刊的体育新闻报道感情色彩要淡薄的多,对于过分情绪化报道的危害也有更深刻的认识。美联社第一位驻华盛顿记者劳伦斯·格布莱特于1862年这样写道,“我的工作规则不准许我对任何事实妄加评判。”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媒体认识到,体育记者不能成为一支球队的“啦啦队长”,要求在报道本地球队时保持更中立的态度。“体育记者和编辑充当主队啦啦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体育记者是以严肃、挑剔和细致周到的态度来从事自己的工作的。”
《体育新闻报》的前任体育主编迪克·卡依格尔批评说,在比赛双方发生争执时,体育记者经常不能客观而全面地进行报道,提供双方的观点。“他们常忘记了比赛是在两支球队之间展开,而不仅仅是主场球队的比赛。”美联社前体育部总编威克·滕伯认为,“体育记者长期以来一直是球队的啦啦队长,而教练和球员也因此期望报社成为自己的战绩记录本,并在报道中宣扬自己球队的明星。可能还需要10年的时间,人们才会认可体育记者作为记者的身份,结束当球队公关人员的局面。”美国体育新闻的这种变化也招致了一些批评,例如《圣路易斯邮报》的体育编辑鲍伯·布罗格认为,现在的体育新闻风格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前是一味吹捧,现在则是一味地指责。“如果以前的体育报道让人感到肉麻的话,那么如今的报道则又显得过于尖酸刻薄了。”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转变的方向是正确的。
体育报道范文篇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日前的体育报纸业现状进行分析,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体育报纸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指出要改变我国体育报纸业现状,必须要对体育报纸科学定位,优化生存环境,拓展生存空间,加强体育报纸内容的网络传播。关键词体育报纸业;衰落;原因分析;中国1我国体育报纸业不容乐观的现状我国体育报纸业在上世纪90年代走过一段辉煌的历程,尤其伴随1994年开始的足球职业化改革,很多以足球为主要报道的体育报纸更是风靡一时。体育报纸是国内传媒开放程度最高、市场化运作最早、竞争最为激烈的媒介领域,但近5年来,中国的体育报纸正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潮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行业普遍不景气,一大批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体育报纸已被残酷的市场无情吞噬,如卿报》、《南方体育》、《体育参考》、}}21世纪体育》、《体坛导报》、《体育天地》、《体育生活报》、《体育时报》、《体育快报》、《足球11人》、《体育生活报》等;在市场上艰难支撑的有《体育晨报》、卿迷》、《体育周报》、《羊城体育报》等;蓄势待发的有《东方体育报》、《篮球先锋报》;新生力量的有《扬了体育报》;在有限的市场上《体坛周报》和《足球》两强独大,其它体育报纸则瓜分剩余的一小部分市场。同一类报纸在短时问内的相继停办不能视为偶然,体育报纸的命运和现状一定包含着某种逻辑和因素。2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成因我国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客观因素体育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因素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体育已成为民众关注焦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媒体高度关注体育,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报纸基本都有相对固定的体育版面,各地蓬勃兴起的都市报、综合性日报更是不遗余力地把体育新闻版面作为争取读者的重要窗口之一。同时电视、网络媒体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对我国体育报纸业的生存更是严重的挑战,因为电视、网络媒体的时效性、受众覆盖面等优势是体育报纸无法相比的,更易被受众和广告商青睐。处于电视、网络、都市报、综合性日报等媒体全面围攻和夹击下,专业化体育报纸的市场发展空问日趋狭小,生存艰难。回顾体育报纸曾经的辉煌,不难发现这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体育信息的了解渠道没有今天通畅便捷,综合性主流报纸、电视媒体对体育报道并不十分重视,网络传媒还没有真正崛起,这是体育报纸当时得以辉煌的良好外部环境。伴随各地都市报的兴起、各地电视体育频道的开播、尤其是1998年之后以新浪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截止2006年7月我国网络用户已达1.23亿),极大地丰富了体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体育报纸不再是读者获取体育新闻的主渠道,其受众市场不断缩小,广告的流失是必然的,而发行量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生存的关键,由于市场萎缩,最终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衰落。2.1.2体育报纸业内恶性竞争违背市场规律的恶性竞争也是体育报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体育报纸把大量的人力、财力耗费在同行问恶性竞争上。儿年前与米卢零距离接触的女记者李响以200万元的天价从《足球》报社“转会”到《体坛周报》,给中国新闻界以很大震动,《南方体育》所走过的5年,仅骨干就有50多名被挖走。某些体育报纸为了挤压同行竞然买断新闻采访源,以2002年世界杯为例,某报用高价让国脚接受独家专访。恶性竞争让体育假新闻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问,有些体育报纸为了抢夺市场,胡编假新闻来吸引读者眼球,2002年世界杯期问,体育报纸就报道了很多轰动性假新闻,如央视禁播米卢广告、米卢在国脚里选女婿、执法意大利和韩国的厄瓜多尔主裁判被枪杀等。恶性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员工人心涣散,攀比之风难以遏制,体育报纸的运作成本增加,假新闻的存在使得体育报纸的公信力下降,已消亡的《球报》、}}21世纪体育》等很大程度上就败在同行问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内耗上。《足球》总编辑刘晓新坦言“真正根本的理由,是我们一直都高烧发热,不是去理性地开发资源。过度竞争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过度开发。体育报纸问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竞争。”2.1.3民众体育消费观念的移位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赋予中国人更多的时问和物质消费资源。在体育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民众把对体育的关注点转移到健身、健美上来,把体育与自己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紧密联系起来,把健身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来投资,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锻炼的意义将愈益突出,这对多年来热衷于体育信息消费而冷漠于锻炼的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各地健身娱乐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这种变[page_break]化的必然结果。2.2我国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主观因素2.2.1观念和认识问题体育报纸要争取读者扩大社会影响树立权威地位的报道领域是体育报道,不切实际地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拓进并树立新闻权威意识来增加媒体对大众化广告的吸引力作为办体育报纸的宗n是不可取的。体育报纸发行的对象不是普通大众而是对体育感兴趣的特殊群体,小众化的受众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的劣势之一,要正确认识体育报纸的这些特征和规律,否则会为此付出代价。由于观念和对自身认识不足,《南方体育》在经营、扩张、品牌发展等方面频频犯错,体刊是必然的,如他们采用大众化办报的经营思路来和其它传媒拼资讯、拼广告和发行量,放大了体育专业报纸的劣势—小众化的受众和广告,这一经营思路的结果直接导致2002世界杯年万损1000多万元。2.2.2管理人才缺乏,办报体制僵化办报体制僵化,缺乏对体育媒体特性认识以及对报纸宏观发展战略把握的管理人才也是体育报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南方体育》在体刊后其总编感言,由于自己缺乏管理经验,一直没有形成一支很有执行力的团队去打品牌,开拓市场,致使《南方体育》多次错失发展壮大的机会。有过多年辉煌的《球报》领导频频更换从另一层面说明其管理人才的缺乏。体育报纸行业内“文人办报”现象比较普遍,体制使一些体育外行当上了体育记者甚至领导岗位,一些已有一定名气的体育专业记者只能拿比正式员工低很多的工资,《北京足球报》、《体育参考》的失败就是这种僵化体制的恶果。3体育专业报纸生存与发展的对策3.1科学定位评估者、被评单位以及相关机关部门,使教学始终处于不断建设、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状态之中,实现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2.5建立基于校园网的评估形式军事体育授课质量评估,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填卡或填表的形式,由于是手工操作,既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问,又容易采集到足够多的样本。任职教育的授课质量评估,主体更加多元化,内容更为复杂化,要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必须以院校的校园网为依托研发授课质量评估网络系统,利用军队院校的互通性,实现承Ull单位和部队用人单位的共同评估。基于校园网的授课质量评估体系,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的特点,可以使评估过程不受地理位置和时空的限制,能把评估工作融入到院校、部队的各个主体,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实时获取和收集授课质量评估信息。利用及时的反馈信息来指导、调控教员的授课活动。与传统的评估形式相比,基于校园网的评估形式,还具有参加评估的人员和单位覆盖率更高、规模更大的特点,同时又减少了评估主体和客体的直接接触,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人情评估,使得评估数据更加全面、准确、及时,评估的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体育报道范文篇7
关键词体育报纸业;衰落;原因分析;中国
1我国体育报纸业不容乐观的现状
我国体育报纸业在上世纪90年代走过一段辉煌的历程,尤其伴随1994年开始的足球职业化改革,很多以足球为主要报道的体育报纸更是风靡一时。体育报纸是国内传媒开放程度最高、市场化运作最早、竞争最为激烈的媒介领域,但近5年来,中国的体育报纸正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潮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行业普遍不景气,一大批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体育报纸已被残酷的市场无情吞噬,如卿报》、《南方体育》、《体育参考》、}}21世纪体育》、《体坛导报》、《体育天地》、《体育生活报》、《体育时报》、《体育快报》、《足球11人》、《体育生活报》等;在市场上艰难支撑的有《体育晨报》、卿迷》、《体育周报》、《羊城体育报》等;蓄势待
发的有《东方体育报》、《篮球先锋报》;新生力量的有《扬了体育报》;在有限的市场上《体坛周报》和《足球》两强独大,其它体育报纸则瓜分剩余的一小部分市场。同一类报纸在短时问内的相继停办不能视为偶然,体育报纸的命运和现状一定包含着某种逻辑和因素。
2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成因我国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客观因素体育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
因素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体育已成为民众关注焦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媒体高度关注体育,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报纸基本都有相对固定的体育版面,各地蓬勃兴起的都市报、综合性日报更是不遗余力地把体育新闻版面作为争取读者的重要窗口之一。同时电视、网络媒体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对我国体育报纸业的生存更是严重的挑战,因为电视、网络媒体的时效性、受众覆盖面等优势是体育报纸无法相比的,更易被受众和广告商青睐。处于电视、网络、都市报、综合性日报等媒体全面围攻和夹击下,专业化体育报纸的市场发展空问日
趋狭小,生存艰难。回顾体育报纸曾经的辉煌,不难发现这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体育信息的了解渠道没有今天通畅便捷,综合性主流报纸、电视媒体对体育报道并不十分重视,网络传媒还没有真正崛起,这是体育报纸当时得以辉煌的良好外部环境。伴随各地都市报的兴起、各地电视体育频道的开播、尤其是1998年之后以新浪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截止2006年7月我国网络用户已达1.23亿),极大地丰富了体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体育报纸不再是读者获取体育新闻的主渠道,其受众市场不断缩小,广告
的流失是必然的,而发行量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生存的关键,由于市场萎缩,最终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衰落。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2.1.2体育报纸业内恶性竞争
违背市场规律的恶性竞争也是体育报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体育报纸把大量的人力、财力耗费在同行问恶性竞争上。儿年前与米卢零距离接触的女记者李响以200万元的天价从《足球》报社“转会”到《体坛周报》,给中国新闻界以很大震动,《南方体育》所走过的5年,仅骨干就有50多名被挖走。某些体育报纸为了挤压同行竞然买断新闻采访源,以2002年世界杯为例,某报用高价让国脚接受独家专访。恶性竞争让体育假新闻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问,有些体育报纸为了抢夺市场,胡编假新闻来吸引读者眼球,2002年世界杯期问,体育报纸就报道了很多轰动性假新闻,如央视禁播米卢广告、米卢在国脚里选女婿、执法意大利和韩国的厄瓜多尔主裁判被枪杀等。恶性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员工人心涣散,攀比之风难以遏制,体育报纸的运作成本增加,假新闻的存在使得体育报纸的公信力下降,已消亡的《球报》、}}21世纪体育》等很大程度上就败在同行问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内耗上。《足球》总编辑刘晓新坦言“真正根本的理由,是我们一直都高烧发热,不是去理性地开发资源。
过度竞争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过度开发。体育报纸问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竞争。”
2.1.3民众体育消费观念的移位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赋予中国人更多的时问和物质消费资源。在体育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民众把对体育的关注点转移到健身、健美上来,把体育与自己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紧密联系起来,把健身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来投资,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锻炼的意义将愈益突出,这对多年来热衷于体育信息消费而冷漠于锻炼的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各地健身娱乐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这种变
化的必然结果。
2.2我国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主观因素
2.2.1观念和认识问题
体育报纸要争取读者扩大社会影响树立权威地位的报道领域是体育报道,不切实际地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拓进并树立新闻权威意识来增加媒体对大众化广告的吸引力作为办体育报纸的宗n是不可取的。体育报纸发行的对象不是普通大众而是对体育感兴趣的特殊群体,小众化的受众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的劣势之一,要正确认识体育报纸的这些特征和规律,否则会为此付出代价。由于观念和对自身认识不足,《南方体育》在经营、扩张、品牌发展等方面频频犯错,体刊是必然的,如他们采用大众化办报的经营思路来和其它传媒拼资讯、拼广告和发行量,放大了体育专业报纸的劣势—小众化的受众和广告,这一经营思路的结果直接导致2002世界杯年万损1000多万元。
2.2.2管理人才缺乏,办报体制僵化
办报体制僵化,缺乏对体育媒体特性认识以及对报纸宏观发展战略把握的管理人才也是体育报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南方体育》在体刊后其总编感言,由于自己缺乏管理经验,一直没有形成一支很有执行力的团队去打品牌,开拓市场,致使《南方体育》多次错失发展壮大的机会。有过多年辉煌的《球报》领导频频更换从另一层面说明其管理人才的缺乏。体育报纸行业内“文人办报”现象比较普遍,体制使一些体育外行当上了体育记者甚至领导岗位,一些已有一定名气的体育专业记者只能拿比正式员工低很多的工资,《北京足球报》、
《体育参考》的失败就是这种僵化体制的恶果。
3体育专业报纸生存与发展的对策
3.1科学定位
评估者、被评单位以及相关机关部门,使教学始终处于不断建设、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状态之中,实现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
2.5建立基于校园网的评估形式
体育报道范文篇8
预测性报道是依据现在和过去的事实,对事物或事态前景所作的报道。按照我们一般所遵奉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在预测性报道中所体现的应该是新近发生的对未来具有预测性因素的事实的报道,它基于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对未来尚不完全可知的事情进行一种分析、推测。其基本的新闻内核还是基于“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不是那些尚未发生的预测性内容。预测性报道到底该怎样写呢?关键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态度,一个是方法。态度问题是老生常谈,进行预测性报道时,在认真严肃的前提下,需要突出的主要有三点:(1)论之有据,坚持审慎原则。预测性报道的基本新闻内核是已有的事实,推论应从这些事实而来,预测一定要慎重,坚持理性的推断,避免个人情感的影响。(2)全面、平衡是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在预测性报道中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低级错误。(3)合理推断,严密求证。在掌握行业规则的基础上,分析报道对象的历史与现状,深入到竞赛各方的实力对比、心理状况等方面去,探求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美国社会预测专家约翰•奈斯比特采用一种独特的“资料分析法”对美国社会趋势进行预测,《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定量分析的工具,譬如,统计学、分类模式、电脑计算等等”,“借助这些方法去洞悉事理,靠他们来显示、阐明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关系,揭示各种趋势,提出范围很广的种种可能”。西方的预测性报道往往是建立在调查统计、抽样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的,以数据处理统计软件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保障。就目前我国的预测性报道而言,大多采用的是个人经验判断和专家权威意见模式,依据个人或专家在某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来直接预测未知事物的趋势。但它较多受制于个体经验、知识以及利害得失等因素,主观性过强而客观性、科学性不足。所以,对我国的记者而言,还需借鉴西方的新闻预测经验,掌握一些预测技术和预测方法;还需要作长期的资料数据的收集积累。
二、预测性体育报道呈现方式
2007年10月23日,山东《半岛都市报》网络版有一则易建联在NBA雄鹿队的预测性报道,题为《雄鹿努力提升篮板能力易建联将变“篮板狂人”》。文章专门分析了该队今年在篮板球方面的前景,表示:“今年雄鹿队一定会有改观,他们选来了身高2.12米的中国大前锋易建联,他有极强的争抢篮板的能力。”这篇报道的背景是,在此前的比赛中,易建联表现突出,打出了他到NBA后发挥最好的一场比赛。篮板球达到了l2个,这使得球迷对他的期待陡然增加。于是,作者也“适应读者的心理需要”,开始不着边际地预测分析。论实力,易建联当时面对的是能否在NBA站稳脚跟的问题,还远远不到“篮板狂人”的水平。而在这个耸动视听的标题下面,文章中根本找不到关于“篮板狂人”的说法,而且“今年雄鹿队一定会有改观”的说法也太为主观。后来的事实是,紧接着的几场比赛,雄鹿队和易建联的表现都差强人意,篮板球方面也无任何突出之处。
既为预测,当然有可能准确、有可能不准确。但是,上面的报道,不是预测准确不准确的问题,预测在这里仅仅成了一个外壳,实质是借着预测“未来的事实”,从主观预设出发,迎合受众的心理和情绪,进行片面、夸大、煽情性的报道,结果往往与尔后的事实大相径庭。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曾针对“黄色新闻”说,它“使用大字号标题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滥用以至伪造照片;捏造访问记或其他报道以行骗;对民众表示虚假的同情,发起运动以标榜自己等”。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上面的现象为一种隐性的“黄色新闻”。
三、预测性体育报道形成原因
首先是利用了预测性报道的弹性空间,既为预测性报道,就难免有不准确的时候,毕竟在预测的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都处于不断变化中。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肯定是会有一定距离的,这就使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具有了一定的弹性空间,给各种非科学、非理性的预测留下了可乘之机。从受众接受的角度看,预测性报道首先基于一定的已有事实,满足了受众的部分需求。至于预测结果,出现失误乃至于错误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受众对于预测性报道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心理宽容。许多预测性的体育报道恰恰是利用了这些因素,又向前迈了一步,偏离了真正的科学预测。其次是预测方式的作用。弹性空间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预测方式才是导致隐性“黄色新闻”的直接因素。预测性报道需要掌握充分的资料、依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严谨的分析,对记者的经验、敏锐性、洞察力等都有相当程度的要求。正是记者从主观情感出发,而不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才会出现煽情、臆测等结果。再次是体育报道泛娱乐化的影响。近些年来,社会文化的娱乐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体育新闻在传播内容上也表现出日益显著的泛娱乐化趋势,如报道题材的广泛化、体育人物的明星化、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体育新闻传播符号的丰富化等特征。观众对体育新闻的消费,早已不局限于体育本身的紧张、刺激、富于观赏性和感染力,体育圈也正演化为另一种娱乐圈。这种娱乐化倾向使夹杂在预测性体育报道中的黄色新闻更加隐蔽,而体育比赛的真正魅力,则在这种娱乐化的影响下被削弱了
四、小结
对于新闻的判定选择要看其新闻价值,即“事实本身所包含的能引起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兴趣的素质”,其价值标准为: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也必然具有这些共通之处。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都是体育报道的重要价值,而真实性和趣味性尤其富有内涵。首先,无论何种体育比赛,一旦失去真实,则其价值和吸引力立即大打折扣,看看世界范围内假球、黑哨、兴奋剂等对体育的危害,就可知真实性对其有多么重要。有真实才能产生悬念、激烈等吸引观众的直接因素。其次,体育比赛的趣味性内涵丰富:如竞争性、挑战性、体育明星个人的魅力等,使体育新闻具有了强烈持久的吸引力。体育比赛的输赢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的赏心悦目所带来的体验和享受要更深刻,真正的体育迷,更懂得欣赏体育比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结果。所以说,这种浮夸的“黄色新闻”手法在预测性体育报道中的使用,只是在浅层次上满足了一些受众的需要。真正能吸引受众的,要靠体育本身的魅力,需要将体育比赛的焦点、关键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参考文献:
[1]雷航,黎莎.试析预测性体育新闻.新闻编采.2002,(3).
[2]任晓云.时代呼唤预测性报道.新闻大学,1997.
体育报道范文篇9
摘要:预测性体育新闻是近年来颇受受众喜爱、规模与影响日趋扩大的体育新闻传播形式。预测性体育新闻的形成与发展是体育赛事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也是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与受众需求的必然结果。预测性体育新闻尽管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可能的真实,当这种可能的真实经过检验成为现实的真实,其新闻价值会进一步递增。具体表现在服务受众与彩民、扩大媒体自身发展空间、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面对媒体体育新闻日趋显著的娱乐化趋势以及各媒体体育新闻为拓展传媒空间而展开的激烈竞争,预测性体育新闻悄然兴起并渐成气候,主导及影响着报纸体育新闻的版面、电视体育新闻的时段、受众体育新闻的需求,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体育新闻现象。本文拟就预测性体育新闻的形式、成因及新闻价值进行探析,从而把握体育新闻新的发展倾向和一般规律性。
一、预测性体育新闻数量繁多、形式多样
预测性体育新闻是指对即将发生的体育赛事的过程,尤其是结果的预测性报道。在新闻的基本特性中真实性是最重要的特性和价值要素,体育新闻当然也不例外。但与一般新闻相比较,体育新闻不仅包括对已然事实的客观反映,更包括对未然事实的客观反映,即对体育赛事结果的预测。在其他新闻活动中也有预测性新闻,如经济新闻预测股票的升降涨跌和经济的繁荣低迷等等,但其规模和具体的运作形式远不能和体育新闻相比。
在电视媒体中,每遇大型赛事,如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比赛的时候,预测性体育新闻已成为电视台吸引受众、引导受众观看赛事的重要节目。如2000年奥大尼亚悉尼奥运会开幕前以及比赛期间,国内几乎所有的电视媒体,都在奥运会前和奥运会期间精心制作类似“奥运前奏”、“奥运大家猜”、“奥运倒记时”(中央电视台)、“今日视点”、午后视点“、”明日视点“(上海卫视)、“奥运猜猜猜”(上海东方电视台)等与奥运会有关的竟猜节目。
同在2000悉尼奥运会期间,各级广播电台也是不甘落后,各种前瞻性展望和预测性新闻更是被精心设计,成版成块地被端到受众的面前。如上海广播电台的“赛前诸葛亮”、“奥运天天猜”、东方广播电台的“奥运猜猜猜”等,一个个精致、鲜活、别致、连贯性强的栏目,紧紧地吸引着听众。有些电台为了吸引听众参与,甚至与赞组单位或声讯台联手合作,推出各种奥运有奖竟猜。
在报纸体育新闻报道中,由于没有电视的直观和网络的迅疾,在报道比赛消息速度方面落后于电视和网络。但在现代媒体的强烈竞争压力下,仍然另辟溪径,寻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战场——前瞻性报道。而其中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赛前分析预测性报道,更成了前瞻性体育新闻报道的亮点。首先是各级媒体对奥运会、世界杯等几年一次大型运动会的预测报道“大动干戈”。紧接着对各级联赛如我国足球甲级联赛、篮球联赛,以及意甲、德甲等,在每周比赛开始前,不仅《体坛周报》、《足球》、《南方体育》等这样的专业体育报,各地地方报都是不吝版面地对几十支球队进行预测、分析。如今年3月9日2002-2003赛季甲A开赛前,《中国体育报》从3月5日开始,开设了“新赛季甲A联赛展望”系列报道,分别对新赛季的球市、俱乐部、外教外援、新现象(德比大战)以及冠亚军的争夺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预测;3月8日的《足球》的“甲A前瞻”栏目用了2版面对14支球队(一支轮空)7场比赛进行详尽分析、预测。另一个国际赛事预测栏目,也是足足2个版面,对意甲、德甲、西甲以及英超和足总杯共三十多几支球队进行了预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0月22日我国发行足球以来,大江南北不仅球迷踊跃研究足球新闻购买,连以前不是球迷的“彩民”,也开始为买而研究有关足球预测新闻。相应的各种足彩预测报道也出现了。如中央电视台的《足球彩经》、广东电视台的《足球大赢家》……等。所有的大型综合网站也纷纷开辟足彩专栏,如新浪网的〈足彩〉专栏,雅虎网的〈足彩〉等。各地日报也新辟各种形式的“足彩”专栏,如《中国体育报》的“中国体育专版”、《华西都市报》的“宝典”、《成都商报》的“足球”等,其版面少则一版,多则数版。各专业体育周报更是不惜花大力气新成立专门的足彩报道组或编辑组,甚至出报中报,如《足球》之《大赢家》,《南方体育》之《500万》,《体坛周报》之《体坛彩报》等等。
当然,预测性体育新闻不仅大量报道足球,还广泛地涉及其它各种体育赛事。如3月4日,太平洋那边的两支NBA球队丹拂掘金队和达拉斯小牛队的一场常规赛,因为两个中国篮球运动员王志侄和巴特尔分别在两支球队效力,于是国内的各级媒体在赛前开始大肆渲染,直把这场比赛称为王志侄和巴特尔之间的较量,由不得你不能感受到这场比赛前的紧张与刺激。
二、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成因
任何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都可能与一定的条件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成因也有其内在的与外在的必然条件或原因。就其内因而言,它是其报道对象——体育赛事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其外因则是近些年来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趋势,以及受众需求刺激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的各项体育运动赛事的时间、地点、参赛人员、比赛项目、比赛规则等都是提前规定了的,而其比赛内容又总是周期性循环的,这与普通新闻产生在时间上的偶然性、突发性和过程内容的不确定性显著不同,它使各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有足够的时间在赛前进行准备,并对比赛的各个方面进行仔细地分析与预测。
在其他新闻活动中,也有一些新闻事实是周期循环固定的,如每年一次的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等等,但除了时间和地点事先确定外,其内容就绝不能像体育比赛一样每年都是那几项固定的议题反复讨论。而体育比赛则总是相对固定的,无论是我国的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和排球联赛,还是英超、意甲、德甲以及世界杯、奥运会、欧洲杯,除了举行的时间和地点都是提前规定的外,其比赛的方式和对运动员的要求,基本上也都处于一种长期固定的状态。比赛过程中各方必须严格遵守统一的比赛规则,在规则的允许下合理地运用技战术。另外,体育比赛的主角——运动员,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体育明星们,常常成为体育新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报道重心。每遇比赛,他们的状态成为媒体预测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乌克兰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自1983年赫尔辛基世锦赛开始,连续17年霸占世界撑高跳高的“掌门”位置。在这17年中的世界撑高跳高比赛,只要布勃卡参加,冠军便会被世界各大媒体预先授给他,而通常情况下,媒体的预测会八九不离十。
人们常说体育比赛就如戏剧般跌宕起伏,情节生动。但戏剧中演员的动作、剧情的发展是被规定了的,而体育比赛不是。著名好莱坞悬念大片导演希区柯克曾说:“没有一部奥斯卡影片能与一场足球赛媲美。”如今年本赛季的世界四大顶级联赛战已经到了联赛的最后阶段了,仍然不见一骑绝尘的球队。以往赛季“一支豪门领衔一台戏”的传统剧情已被打破。虽然西甲、皇马占据着积分榜榜首,但后有俩支气势汹汹的追兵,瓦伦西亚和拉科鲁尼亚随时有可能超出;在意甲战场上,也是罗马、国际米兰、尤文图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好戏;在英超同是曼联、阿森纳、利物浦三足鼎立的局面;德甲战场上也是硝烟密布,扑朔迷离,令今年的冠军大结局悬念丛生。可以说今年本赛季的欧洲联赛已具备了成为另一部好莱坞惊险大片的素材,同时,也为预测体育新闻准备了上好的材料。因此体育竞赛过程的悬念性和比赛结果的难以预料性,是体育赛事吸引各媒体注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产生预测性体育新闻的重要条件。
另外,受众的需要也是预测性体育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大众传媒由过去的“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发展,各媒体对受众需求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各媒体的利益与生存。2近些年来社会文化的娱乐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体育新闻已走出以往“赛事消息报道”的局限,在传播内容上表现出日益显著的娱乐化趋势,体现出体育报道题材的广泛化、体育人物的明星化、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体育新闻传播符号的丰富化等特征,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预测性体育新闻正是这种娱乐化形式的体现。各大媒体的预测栏目或节目正好满足了受众对体育新闻的娱乐需求,迎合了广大受众对充满悬念的竞赛结果的无限想象、好奇和猜测的心理。同时在足彩报道中,媒体的预测报道更关系到数万彩民的经济利益。彩民们希望媒体的预测报道既科学准确,又经济便利,对媒体的预测性体育新闻寄予较高的期望。这又促使各级媒体展开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预测报道竞争,以争取更多的受众或彩民。
3.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及其表现形态满足社会需要的总和。它包括两个过程,即:新闻价值要素过程;新闻价值表现并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3]预测性体育新闻因其预测的对象是受众所关心的未曾发生的体育事实,而具备了突出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的新闻价值要素。它的新闻价值直接表现服务受众与彩民,扩大媒体自身发展空间,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
服务受众或彩民。正如各媒体的经济股票版为股民服务一样,体育新闻预测版或资深记者与专家作出的各种预测,引导受众在观看赛事前,尽可能充分地熟悉比赛双方的情况。新出现的各种足彩预测报道是彩民们在购买每期前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彩民们在购买足彩前,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思索、反复对比数家(电视、网络或报纸)资料,最后下注的过程。于是,在每周销售截止前,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各式各样的足彩预测报道成为体育新闻的主要内容。
增加了媒体自身的发展空间。预测性体育新闻既满足了受众的欣赏要求,同时又增加了体育新闻的魅力,拓展了媒体自身的发展空间。如之前提到的奥运会前或期间的各种电视预测节目,不仅为奥运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扩大了该节目的影响力,也丰富了电视奥运报道节目的内涵。而在现代媒体的激烈竞争中,预测性体育新闻则为报纸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片天空,甚至在报纸体育新闻界,已经形成“做前不做后”的趋势,即大量进行赛前报道,少量报道赛后。随着足彩的发行,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相对于电视、广播和网络更得彩民们的宠爱。因为电视和广播“播完就完”,无法容彩民们细细研究,而网络除了普及率有限的原因之外,也没有报纸经济划算。这使得“集预测性报道于大成”的足彩报道大大拓宽了报纸体育新闻发展的空间。
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每期大赛或每轮联赛前,受众对各媒体作出的预测结果或趋同或否定,或亲自参与预测竟猜栏目的制作,从而提高了广大受众观看赛事的热情和兴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长期地关注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足球的发行,各级媒体不遗余力地对每期足彩进行预测,同时对怎样玩足彩和每期中奖情况进行大肆渲染,吸引了更多的受众购买,使得一些以前从不关心体育事业的也开始关注体育。这样不仅增加了足彩的销售量,也扩大了体育的影响,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公务员之家
通过对大量的预测性体育报道的文本考察发现,预测性体育新闻是一种独具魅力、具有一定新闻价值、颇受受众喜爱、规模与影响日趋扩大的体育新闻传播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体育竞赛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也是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与受众需求的必然结果。预测性体育新闻虽然涉及的是尚未发生的事情,但由于它们是经过分析客观事物的历史与现状(竞赛双方的势力,水平等)探求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预测。因此,有理由认为,预测性体育新闻尽管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可能的真实”。尤其当这种“可能的真实”经事实的检验成为“现实的真实”后,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会进一步递增。体育新闻的预测性就是从”可能的真实“到”现实的真实“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与反映了体育新闻独特的报道形式和鲜明个性特征。
[注释]
[1]郭超人.《体育新闻选》.新华出版社,1999(1)
体育报道范文篇10
有利于促进全民体育运动的普及
体育媒体是大众和体育之间的纽带,体育媒体的深入采访和报道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体育,身临其境地感受体育,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当前体育传媒对体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和宣传,包括体育赛事直播、体育养生保健常识、科学的锻炼方式方法以及健康的体育健身观念等,能够有效地激发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引发其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使其投身于体育运动的实践中。体育传媒的报道逐渐增加了大众健康和健康理念的内容,而非过度强调争金夺银的“唯金牌论”,改变以往“重竞技,轻大众”的体育报道理念,逐渐由报道体育赛事为主向报道体育赛事、体育故事、体育文化、体育明星等多元化发展,对大众体育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的健身理念,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全民体育运动的普及,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有利于培养体育意志、弘扬体育精神
体育作为一种将体质、意志和精神的教育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其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培养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人们的意志力和爱国精神。体育媒体在宣传和报道体育的过程中通过典型人物和比赛来体现体育的教育功能。比如通过对体育明星和团体项目的采访和宣传,传播他们取得的成就和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以及为国争光的使命感,激发人们进行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主动锻炼的体育意识,弘扬中华优秀的体育精神。比如对姚明、李娜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运动员的宣传,使我们对篮球、网球等运动热情高涨,便于培养从事体育的兴趣;“女排精神”更是顽强拼搏,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代名词,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着特殊的作用。
有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国际化发展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体育文化发展史的体育大国,发展并沿袭下来的体育项目众多。以前由于信息的闭塞、传播途径的局限,很多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仅仅是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众中进行,普及面较低。随着体育信息传播途径的增加,这些优秀的体育文化被传播出去,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熟知,比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体育健身气功被广泛传播。同时,体育媒体使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更趋国际化。通过互联网、体育传媒等方式的宣传使得越来越多体育文化形式被世界了解,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比如,中国功夫在外国人眼中一直是神秘而富有魅力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被确定为表演项目,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又比如,有悠久历史的龙舟竞技项目通过体育媒体详细、大篇幅的报道,尤其是电视直播,让大众熟知,并在2010年首次被广州亚运会纳入正式比赛项目,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再次纳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发展与创新
体育教学是教授体育知识、技能和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根本目的在于教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各类学校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在以培养领导干部为主的党校工作中也有其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已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体育媒体的发展给体育教学带来丰富的体育信息资源和教学素材,能够充实课堂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山东省委党校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创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快速、便捷地将丰富的体育信息传递给教师和学生,既可以通过图文并茂、音像并举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和优化课程设置,还能够使师生互动交流更为灵活与便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从根本上强化了师生的体育意识,实现全民体育的最高宗旨。
体育媒体作为传播体育信息的重要载体,与体育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承担着推动体育发展的重任,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创新。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传媒的优势,引导体育回归自身的本体价值,把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诉求,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体育健身理念,促进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在宣传体育方面应该合理分配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报道量,深化对体育的报道广度和深度,增加体育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的关注度,激发体育热情,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以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参考文献:
①吴宪:《对我国体育新闻传媒与大众体育互动关系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4年第7期
②张丽梅:《体育传媒对青少年体育意识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8年7月中
③玄延军王晓贞:《体育传媒在竞技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的互动与双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年第7期
④杨建峰雷海平:《新媒体语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新格局》,《中国体育科学》,2012年第1期
⑤许正林:《体育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评论